去年11月24日,清遠市清新區浸潭鎮政府大院格外熱鬧,各村代表、種植大戶和大型農旅企業人員積極參與由民盟廣東省委會組織的鄉村振興電商培訓班。“在朋友圈賣產品效果不太好,一直希望有專業的老師教教我們,現在終于盼來了!”村民丘福盛興奮地說。
這場培訓是民盟廣東省委會助力鄉村振興、服務中心大局的縮影。自2017年換屆以來,民盟廣東省第十五屆委員會在民盟中央和中共廣東省委的正確領導下,秉承“立盟為公、參政為民”的價值理念和“奔走國是、關注民生”的優良傳統,團結帶領全省盟員切實踐行“四新”“三好”要求,扎實推進高素質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參政黨地方組織建設,緊密圍繞中共廣東省委中心工作履職盡責、擔當作為,各項工作取得新進展新成效,為全省改革發展大局作出了積極貢獻。
強化政治引領 凝聚思想共識
2019年4月,全國首家省級民盟盟史研究院——廣東民盟盟史研究院,與廣東民盟盟史館同日在廣州成立。如今,該館已成為全省乃至全國各級民盟組織的重要思想政治教育平臺,共接待全國盟員參觀學習、培訓交流220余批次,近1.2萬人次。
過去五年來,民盟廣東省委會堅持以思想政治建設為統領,通過理論學習、開展主題教育活動、打造學習研究平臺等方式,不斷探索思想政治建設新途徑新方法,積極引導廣大盟員不忘合作初心、勇擔時代使命,持續筑牢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礎。
民盟廣東省委會始終堅持把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首要政治任務,持續加強學習型參政黨建設,建立并落實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制度,把學習作為主委會議、常委會會議和全會的重要內容,落實到自身建設各方面和履職工作全過程。由領導班子成員帶頭,認真學習貫徹中共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統一戰線工作的重要思想以及對廣東系列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精神,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各級盟組織以集體學習、專題報告、現場教學等形式開展學習研討,教育引導廣大盟員深刻認識“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
去年中共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民盟廣東省委會不斷鞏固深化“不忘合作初心,繼續攜手前進”主題教育活動和中共黨史學習教育成果,通過讀原著學原文悟原理、撰寫學習文章、專題會議培訓、主題宣講、征集意見等方式,引導和推動全省盟員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此外,與紀念“五一口號”發布70周年和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新中國成立70周年暨多黨合作制度確立70周年、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民盟成立80周年等重大活動相結合,開展系列特色活動,以生動鮮活的形式推動主題教育走深走實。
注重發揮盟史資源優勢,民盟廣東省委會著力打造廣東民盟歷史教育與研究平臺、思想建設與學習交流平臺。全省建成盟史館3個,新建民盟傳統教育基地2個、盟員之家76個,依托盟史館和民盟傳統教育基地舉辦民盟歷史傳統教育現場會、主題教育活動現場會、盟員之家建設交流會和各類學習培訓活動。深度挖掘盟史資源,舉辦“風雨同舟 正道直行”多黨合作歷史展,與辛亥革命紀念館等聯合舉辦“一身正氣留人間——張瀾生平事跡展”。
建言獻策助推廣東高質量發展
五年來,民盟廣東省委會充分發揮界別優勢、彰顯界別特色,聚焦“1+1+9”工作部署和群眾關切的重大民生領域履職盡責,不斷提升履職成果質量和實效,為推動我省各項事業取得新進展新成就貢獻了智慧和力量。
著力開展“參政議政質量提升年”活動,出臺《民盟廣東省委員會關于進一步推進新時代參政議政工作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等一批制度文件,建立參政議政工作量化考核和表彰機制,新設立生態環境委員會和健康衛生委員會,參政議政工作面貌為之一新。五年來,完成14項民盟中央課題,承接11次民盟中央重點調研,為20份全國政協大會發言和提案提供基礎素材;其中6篇“直通車”建議獲省主要領導批示;共有38篇省政協大會發言,118件省政協集體提案,20件優秀提案,13次獲省領導重點督辦;1303篇社情民意信息,有423篇獲有關部門采用;多篇政策建議、社情民意信息獲領導批示;連續五年在民盟中央參政議政工作評比中獲得表彰,連續五年榮獲“民盟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先進單位”。
“尋找合力是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關鍵,粵港澳大灣區亟待打造跨區域多層次協同發展機制。”在2018年省政協大會上,民盟廣東省委會負責人作了《關于構建粵港澳大灣區多層次協同發展機制的建議》口頭發言,該提案被列入省長重點督辦提案。2019年至今,圍繞推進“雙區”和橫琴、前海兩個合作區建設,先后提交提案21件,其中《大力推進廣深港澳科技創新走廊建設,打造粵港澳大灣區“創新脊梁”》被列入省委書記督辦系列重點提案,對推動廣深進一步完善合作機制,加強重大規劃、重大政策、重點平臺對接,以創新驅動引領高水平“雙城”聯動和高質量“雙區”建設起到了積極作用。
教育科技是民盟的主界別。五年來,圍繞教育科技主題,民盟廣東省委會提交提案24件。其中,《進一步加強基礎和應用基礎研究,提升我省知識創新水平》《關于建立顛覆性技術創新促進機制,塑造產業發展新優勢》兩件提案被列入省長重點督辦系列提案;《關于以科技創新為突破口,全力支持深圳建設先行示范區的建議》《關于“雙減”背景下促進學校教育減負增效的建議》被選為省政協大會口頭發言。《廣東省與“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高等教育合作問題與對策》作為“直通車”建議獲省領導批示。
聚焦群眾關切的重大民生問題,民盟廣東省委會創新提案工作機制,針對養老資源供給不足的現狀,連續五年就社會養老服務、小區適老化改造、智慧社區養老等問題向省政協大會提交相關提案,持續推動提案建議落地,再就落地中發現的新問題建言。比如提出《關于推進我省智慧健康養老服務的建議》《大力推進醫養結合,促進養老服務發展》《關于支持我省住宅小區適老化改造的建議》等系列提案,為我省有關政策出臺和機制完善作出了積極貢獻。近年來,我省建立省級養老服務部門間聯席會議制度,統籌協調全省養老服務發展;珠三角各市和湛江、云浮等地相繼設立養老服務信息化平臺;全省各地普遍建立養老機構與醫療機構預約就診、雙向轉診等合作機制,初步實現了從保障特殊困難老年人群體向為全體老年人提供基本養老服務的轉型,推動廣東老年人幸福感、安全感不斷提升。
助力脫貧攻堅 服務鄉村振興
五年來,民盟廣東省委會堅持“發揮優勢、突出重點、量力而行、講求實效”的工作原則,圍繞助力脫貧攻堅、服務鄉村振興、抗擊新冠疫情等重點工作,精準發力、持續推進,不斷增強社會服務實效,樹立良好的社會形象。
在2014年開始助力清遠改革發展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果基礎上,民盟廣東省委會自2018年起定點幫扶清遠市清新區,開展為期三年的脫貧攻堅民主監督工作和為期十年的助力鄉村振興活動,通過實施同心調研、助推產業振興、服務社會民生、干部掛職鍛煉等行動,助力清新區打贏脫貧攻堅戰、接續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組織專家先后赴清新區8鎮40個貧困村調研座談、入戶走訪貧困戶,向中共廣東省委統戰部、清遠市委報送脫貧攻堅民主監督年度工作報告,對重點地區和重點群體“回頭看”,研究因疫情導致的返貧風險等新情況新挑戰,提出意見建議,為脫貧攻堅任務順利完成發揮了積極作用。
做好對口幫扶工作,民盟廣東省委會注重從村、鎮、區三個層面同時發力。教育、醫療、科技界別特色凸顯,五年來組織盟員專家100多人次開展各種形式的醫療幫扶活動60多次,培訓醫務人員近700人次,直接受益群眾超5000人次;線上線下支教活動齊開展,培訓鄉村教師和學生上萬人次;掛牌成立“民盟農業科技專家服務工作站”,送科技下鄉,協助幫扶地區農村人才培養、農業科技成果轉化、優良品種培育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