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二十大報告指出,“著力擴大內需,增強消費對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和投資對優化供給結構的關鍵作用。”如何優化政策與體制機制,深化文旅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效促進恢復和擴大消費?近期,受中共中央委托,民盟中央調研組圍繞這一課題,在湖南和浙江等地開展了2023年度重點考察調研。
此次考察調研由民盟中央主席丁仲禮、常務副主席王光謙分別帶隊。
“選擇湖南和浙江作為實地調研省份,是因為兩省在文旅產業市場主體培育、產業結構優化、產品多元化、科技賦能等方面有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實踐,值得研究和借鑒。”調研組成員、民盟中央副主席張道宏介紹,民盟中央希望通過調研了解地方的成功做法,同時了解有關方面在發展文旅經濟、促進文旅消費中還有哪些困難,有哪些思考和建議,為中共中央決策提供參考。
如何找準文旅和消費的結合點,在弘揚傳統文化的同時促進消費潛力的釋放?
從湖南長沙市區車行約20分鐘,調研組一行來到了湖南雨花非物質文化遺產館。木藝館內,一塊塊原木經過孩子們的精心打磨,化身木藝品;皮影戲幕布前,幾十個大小朋友饒有興致地觀看……雖是工作日,卻有不少人來此,感受傳統文化和手工技藝的魅力。
“都有哪些地方的人來參觀?”“與附近中小學的合作機制是怎樣的?”“來館的非遺傳承人收入有沒有提高?”……調研組一行詳細了解情況。場館負責人介紹,目前,非遺館已經聚集了非遺項目350多個,引進非遺傳承人200余名,在保護非遺的同時也豐富了市民精神文化生活。
調研組成員、中國科學院大學中丹學院院長吳德勝認為,各種非遺傳統的進駐,避免了傳統意義上非遺的個體化,能夠產生集聚效應;走訪中了解到,也有其他省份的學生來此參與非遺的學習,說明在鏈條的打通方面做得不錯,產生了“文旅+教育”的整合效果,形成雙贏甚至多贏的結果。
如何不斷推動產品創新,開發新的文旅消費需求?
瀏陽河蜿蜒流淌,在長沙市區畫了大大的“V”字。這里坐落著一個充滿現代氣息的文創基地——馬欄山視頻文創產業園。
在產業園里,調研組詳細了解了園區支持企業推出精品視頻、利用高新視頻技術修復紅色經典影片、引進多家頭部企業的情況。
調研組成員、民盟中央經濟委員會副主任王曉東認為,產業園通過產業結構創新、鏈條創新、業態創新等,促進了產業集聚、企業集聚、人才集聚、創意集聚;提升文旅消費,從供給的角度來說,就是要提質增容,避免同質化,辦出精品、辦出特色,不斷適應消費者日益更新和多元的消費需求。
如何實現不同業態的融合發展,提升文旅消費綜合帶動力?
忙碌的加工廠、歡快的游樂園……走進位于湖南省湘潭市雨湖區姜畬鎮青亭村的華銀生態園,調研組看到各種不同的業態在此集聚。生態園負責人介紹,依托“農業+”,生態園實現了生態農業、鄉村旅游、拓展訓練、農事體驗、綠色餐飲一體發展,成為當地的一個人氣景點,附近不少村民來此就業。
吳德勝認為,鄉村游能夠帶動農民致富、農村發展,是文旅的一個重要領域。通過一二三產業聯動與深度融合,既能為市民休閑度假提供場所,又能釋放城鄉居民的文旅消費需求。下一步,可以通過進一步了解消費群體的特點,更好滿足個性化的消費需求,實現可持續發展。
調研期間,調研組還通過召開座談會,系統了解文旅消費的相關情況。
會上,有關部門介紹了豐富文旅消費新業態、拓展文旅消費新空間、完善文旅消費新政策方面的經驗和打算。同時,也坦言文旅消費中需要打通的堵點:結構不優,熱門景點“吃不下”,冷門景點“吃不飽”;有的景點停留在“過路游”,難以向“深度游”轉化;鄉村旅游線路開發與基礎設施建設亟待提質……對這些問題,調研組成員一一記錄,并準備在撰寫調研報告時進一步歸納總結,從政策層面加以求解。
在浙江期間,調研組調研了湖州、杭州的文旅消費情況,召開了文旅企業家座談會等。調研組認為,要更好發揮財政資金的引導作用,進一步優化規劃、用地等政策,推動生產要素向文旅消費集聚,加強文旅行業知識產權保護,促進優質文旅產品和服務供給,激發文旅消費需求。
據了解,民盟中央調研組下一步將充分梳理吸收此次調研成果,力爭形成高質量的調研報告,以民盟中央名義向中共中央、國務院報送意見建議,為促進文旅消費出主意、想實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