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日上午,2022中山華僑活動日系列活動啟動儀式在中山市華僑公園(原中山市頤老院)舉行,啟動儀式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形式進行,來自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新加坡、馬來西亞等近20個國家和地區的海外僑領、僑商、留學生,以及港澳代表人士參加儀式。
中山市華僑公園項目啟動儀式舉行。記者 明劍 攝
今年是第13個中山華僑活動日,系列活動包括中山市華僑公園項目啟動、海外僑領和僑團中青年骨干線上研習班、《粵菜師傅·四海同享之中山星廚至味》系列視頻展播、《中山僑刊·華僑館專刊》刊發等,通過“僑節”進一步強化鄉情紐帶,凝聚僑心僑力。
在中山市華僑公園項目啟動儀式上,中山市委統戰部主要負責同志表示,廣大海外僑胞、港澳同胞一直以來對中山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原中山市頤老院正是海外僑胞和港澳同胞心系家鄉發展的歷史見證,承載著中山人的記憶。中山市華僑公園項目建設,有助于更好地展現和弘揚中山華僑愛國愛鄉、艱苦奮斗的精神,以文化“僑牌”推動中山文化名城建設,希望廣大僑胞一如既往地關心、支持家鄉發展,助力中山實現高質量發展。
與會嘉賓觀看中山市華僑公園項目展板介紹。記者 明劍 攝
作為今年系列活動的重要內容,由中山市僑務局與中山廣播電視臺聯合制作推出的《“粵菜師傅·四海同享”之中山星廚至味》系列中英文字幕短視頻,通過“粵菜大師+僑鄉文化故事+美食菜譜”形式,重點面向海外宣傳中山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傳承粵菜文化精髓,讓海外鄉親跟著粵菜大師學做家鄉菜,打造“聞得到的鄉情”和“嘗得到的鄉愁”。系列短視頻在華僑活動日期間通過多渠道面向海內外華人華僑進行展播和宣傳。
另外,今年恰逢中山華僑歷史博物館建成開放,由宋慶齡題寫刊名、創刊于1981年的《中山僑刊》,立足全市實施文化興城五年計劃的實際,特別策劃推出《中山僑刊》中山華僑歷史博物館專刊,以詳實的圖文資料和中英文對照的形式,真實記錄和再現了中山華僑歷史博物館從無到有的發展歷程,于華僑活動日期間面向6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華僑華人宣傳中山文化建設的成果,對外講好華僑故事、中山故事。
《中山僑刊·華僑館專刊》刊發式。記者 明劍 攝
據介紹,中山今年華僑活動日期間,還舉辦“海外僑領和僑團中青年骨干線上研習班”,邀請暨南大學華僑華人研究院副院長陳奕平教授,圍繞百年變局和新冠疫情疊加下新形勢與中國的戰略選擇、華僑華人與中國現代化強國建設、參與大灣區建設的機遇與思考、海外僑團發展與僑領的作用等進行授課。通過豐富的課程讓海外僑領和僑團中的青年骨干學習僑社管理知識,全面了解祖(籍)國和家鄉的新發展、新變化,把握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機遇。
據悉,中山是著名僑鄉,有華僑華人、港澳臺同胞100多萬人,分布在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日本等近100個國家和地區。為增強海外華僑華人對祖(籍)國的歸宿感,加深他們對中山經濟社會發展情況的了解,2010年中山市在全省率先設立中山華僑活動日,于每年11月10日舉辦與“僑”相關的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