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以來,東莞市聚焦“百千萬工程”目標任務,制定印發《東莞市各民主黨派助力“百千萬工程”工作方案》,發動和支持各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深入開展我為科學決策獻諍言、我為鎮域經濟聚眾力、我為鄉村振興建新功、我為綠美東莞解難題、我為基層教育送師資、我為基層衛健強保障等“六項行動”,全過程深度參與“百千萬工程”。
堅持“協商制度+參政議政”,著力共獻“百千萬工程”良方妙計
用好專題座談會、情況通報會、人事協商會、調研協商座談會、重要文件征求意見座談會等,2023年市委召開或委托有關部門召開相關會議8次,會議協商頻率大幅提升。其中就《東莞市全面推進“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構建更高水平城鄉融合發展格局的實施方案(稿)》召開專題協商座談會,市各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提出31條意見建議,30條被吸納采用。2024年黨外人士座談會上,市有關民主黨派提出“提升農村居住環境”“構建古村落差異化發展格局”“文化賦能鄉村振興”等關于“百千萬工程”的建議得到充分肯定,報有關部門研究采納。用好市委領導與黨外代表人士聯誼交友制度、政府部門與民主黨派、工商聯和知聯會對口聯系制度,充分聽取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對“百千萬工程”的意見建議,協調有關部門研究吸納,推動成果轉化。打通市各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建言獻策“直通車”,圍繞破解城鄉區域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開展調查研究,2023年報送“直通車”3份。
堅持“匯智聚力+發揮作用”,助推共創“百千萬工程”東莞效率
深化知情明政,多獻聯合調研“金點子”。2023年聚焦“百千萬工程”以“打造新能源產業集群”“發揮民營企業以商引商作用”兩大課題開展聯合調研,形成相關調研成果,提出了11個方向35條有針對性的意見建議,為東莞經濟社會發展建良言出實策。強化監督職能,以市委名義委托各民主黨派市委會、市知聯會開展綠美東莞生態建設專項民主監督工作,組織專家學者和骨干力量156人次,深入農村一線調研30次,提出意見建議57條,有效助推生態環境改善。遴選18名林業科研和培育、古樹名木養護、景觀綠化等領域的黨外專家學者,聯合中科院華南植物園、東莞植物園、中科院熱林所等單位,開展物種多樣性研究、植物品種保育、園林應用推廣等項目,推動產學研有效對接。廣泛發動黨外人士圍繞推動綠色生態發展建言獻策,《關于制定城鄉生態保護紅線,加強生態文明制度建設的建議》等56篇建議提案被有關部門采納辦理。開展技術幫扶、義務植樹、認捐認養等行動,舉辦東莞統一戰線“攜手共建同心林 齊心共繪綠美景”植樹活動,2023年以來為綠美東莞生態建設籌集捐款32萬余元。
堅持“提升能力+用好優勢”,夯實共促“百千萬工程”基礎
充分發揮社會主義學院、民主黨派黨員之家、會員之家作用,每年推薦一批黨外干部參加中青班、專題培訓班、國情研修班等,就參政履職能力提升、民主黨派內部監督、助力高質量發展等開展輔導。用好黨外干部培養聯席會議制度,針對開展“百千萬工程”過程中出現的專業性人才缺乏問題,去年以來市委選派8名涉及農村改革、城鄉規劃、環境保護、醫療衛生等領域黨外干部到鎮街掛職鍛煉。支持市各民主黨派落實“一鎮一村一黨派”行動,集中資源力量深入定點共建鎮村一線開展義診、助學、講座、科普、幫扶慰問、法律宣傳等社會服務,持續打造“同心·科教文體服務”“同心·醫療服務”“同心·鄉村振興”“同心·普法服務”等“同心”主題服務品牌。2023年以來共組織75場社會服務活動,參與人數2312人次。開設統一戰線“同心講堂”,組織“百千萬工程”主題講座16場次,內容涵蓋人文、歷史、健康、經濟等領域,受惠群眾超12000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