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近百位孫中山親屬后人尋根,見證“振興中華”設想正逐步走向現實

時間: 2024-07-30 10:09:33 來源: 中山+
【打印】 【字體:

  2024年是孫中山先生誕辰158周年,也是孫中山先生親手創辦的黃埔軍校建校100周年。在這個具有特殊意義的年份里,深中通道的開通更為中山注入新的活力。中山海外聯誼會于7月20日至26日組織開展了2024年孫中山先生親屬后人尋根交流活動。

  在這次尋根交流活動中,中山海外聯誼會盛情邀請了來自美國、英國、法國、泰國、比利時,以及中國香港、澳門等地的近100位孫中山親屬后人齊聚中山,參加祭祖聯誼、文化尋根等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活動,以此表達對孫中山先生的深切緬懷之情,感受家鄉的發展之美。此外,他們還赴廣州參觀孫中山大元帥府紀念館,觀摩新能源汽車企業——廣汽埃安;并經深中通道前往深圳,游覽城市創意街區——南頭古城,參觀深圳改革開放展覽館,多角度了解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的經濟社會文化情況,感受中國式現代化的發展成果。

  在活動采訪中,孫中山先生親屬后人們暢談了尋根交流的收獲。

  孫中山曾外孫女林淑真說道:“我母親(孫穗瑛)非常關注我們的這次行程,看到我發給她活動的圖片、視頻后很開心。”林淑真表示,“母親很希望參加這次旅行,但是她已經102歲了,無法走很遠的路,托我帶來了對中國的愛和祝福。對于孩子們來說,這次旅行是一個全新的體驗,可以看到他們祖先來自哪里,感受中國取得的進步。希望他們以后多回來,有些年輕人甚至可能決定回來并留下。”

  來自美國的孫中山曾外孫林山立有感而發,表示通過中山、廣州和深圳的參觀活動,真實體會到中國發展新貌,更加堅信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重要性。

  林山立兒子林良賢(孫穗瑛孫子)是第一次來中山,他表示,通過這個活動看到了祖屋并感受到了文化之根,回到洛杉磯會繼續分享在中國的所見所聞,將來還會繼續帶著家人一起來中山。

捐贈文物史料更大的意義在于對家鄉的認同

  7月21日晚,中山海外聯誼會為“回家”的親人們舉辦溫馨的歡迎宴會,孫中山曾侄孫(孫眉曾孫)孫必勝也為家鄉精心準備了“回禮”——向孫中山故居紀念館無償捐贈珍藏的270件(套)孫氏家族文物史料,包含了233件(套)文物、37件(套)資料,其中與孫中山相關文物13件(套),孫中山親筆函信5件(套)。

圖片

孫中山曾侄孫(孫眉曾孫)孫必勝向孫中山故居紀念館無償捐贈珍藏的270件(套)孫氏家族文物史料。記者 明劍 攝

  這些文物史料無疑豐富了孫中山文化資源,為研究孫中山革命歷史及孫氏家族歷史提供極大地幫助,更大的意義在于體現了孫中山親屬后人對家鄉的認同,并且彰顯孫中山家族歷史的傳承價值與文化延續。

  “我在檀香山檔案館找到不少珍貴的資料,比如孫眉在檀香山工作、做生意,以及證明家庭關系的一些紙質資料,還有一些家族成員間來往的家書等。”孫必勝表示,這些珍貴罕見的文獻所承載的信息與故事,不僅關乎歷史,更是對年輕一代有著深遠的啟示意義。

  林淑真非常贊同孫必勝的做法,在她的印象中,母親(孫穗瑛)很早之前已經向孫中山故居紀念館捐贈了許多文物。在7月23日下午參觀中山市博物館時,林淑真在展柜中又一次看到了母親的名字,她仔細拍下標注有“孫穗瑛捐贈”的實物,并動情地說道:“這些文物來自我們尊敬的祖先,非常重要,我們在海外能做到的一點就是把它們帶回國內,因為這些文物從這里來。”

  孫必勝此行不僅帶來研究專著《我的曾祖父孫眉》,還有一本口述歷史著作《孫眉后裔口述家族史》。“在《我的曾祖父孫眉》正式出版后,我又邀請我的幾位兄弟,把他們知道的故事和經歷以及對家族前輩的印象和想法,以口述錄音的方式分享給我,再結合我手上的一些歷史影像圖片進行綜合整理,便有了這本書。”孫必勝說。

  在世界多地區居住過后,孫必勝于2004年定居中山,潛心研究孫中山文化資源。他的這一舉動也得到兒子孫偉倫的認可:“因為父親負責管理家族歷史資料和文物,所以我們參與了很多相關活動。”

回鄉尋根感受到國家的強大

  在中山期間,中山海外聯誼會組織了一系列活動,包括邀請孫中山后人中過半的年輕人前往五桂山桂南村與本地青年代表交流;參加孫中山文化資源專題座談;到孫中山故居敬獻花籃;到南朗街道尋根祭祖;在中山紀念中學開展“同心同根 綠美桑梓”植樹活動;參觀《兄弟同心——孫眉與孫中山》展覽等。

圖片

  孫中山先生親屬后人參觀《兄弟同心——孫眉與孫中山》展覽。記者 余兆宇 攝

  7月22日,在前往南朗街道祭祖的路上,天空下起了細雨。孫中山文化基金會創始人孫雅麗雖然跟在隊伍最后,卻依然堅持上前祭祀。孫雅麗直言,這次尋根活動發動了很多孫中山親屬后人中的年輕一輩,這些中青年是孫中山家屬第五代、第六代甚至第七代。“許多青年甚至是第一次踏足中國,這對于他們而言,意義重大。”

  孫中山曾外孫張孔穎回憶道:“這是我第三次來中山,第二次和我其中一個孩子,第一次是(1987年)和我另外兩個孩子回來,我的妻子愛麗絲也在這里。”他表示,這次的回鄉旅行對于自己和家人來說非常有意義,特別是對孩子們來說,因為他們現在比10年前更了解家族歷史。

  “我居住在香港,往返中山比較便利,有空都會帶妻子兒女回到孫中山故居看看。”孫中山先生玄侄孫、孫眉玄孫孫偉剛告訴記者,許多僑居海外的親屬后人可能只聽說過一些家族事跡,但未曾回到祖籍國,所以并沒有很強烈的歸屬感和認同感。“這是一次非常難得的機會,回鄉祭祖不僅能夠增進親屬后人對家鄉的認同和熱愛,還能讓他們了解國情,切身實地感受國家的發展和強大。”

  “我認為,中山的旅程很棒,這座城市很漂亮,食物也很美味,我們吃了乳鴿,太好吃了!”在中山紀念中學,一位長著西方面孔的年輕人、孫中山親屬后人黃民杰(Connor Darigo)用流利的普通話向記者講述了這次來到中山的所見所想。“中山紀念中學是我外公的母校,所以我一直想來看看。我覺得這所學校太美了!”

  “在年輕一代之間開展國內外文化交流是非常有必要的。”孫必勝也表示,此次參與尋根活動的親屬后人中,近半數為青年。他們在未來可能在各自國家中擔任重要職位,這些經歷會對國家與國家之間的關系產生積極影響。

“孫中山先生‘振興中華’的設想正一步步走向現實”

  在參觀《兄弟同心——孫眉與孫中山》展覽時,孫雅麗表示,這次活動讓孫中山親屬后人中的年輕一代了解到家族和中華民族的歷史,體會到家鄉取得的日新月異變化。“孫中山先生曾經提出‘振興中華’的設想,現在已經一步步走向現實。我希望不僅是孫家的青年,全國青年都要好好學習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振興中華、自強不息。”孫雅麗說。

圖片

  孫必勝(左二)五兄弟站在兒時舊照前合影。見習記者 蓋劉寶 攝

  現任第十四屆全國人大代表、香港普聯發展有限公司總裁的孫中山先生玄侄孫、孫必達之子孫偉勇也表示:“中國人在近代史上受到了不少的苦難。現在,我們國家已發展得非常強大。作為孫中山親屬后人,我們希望家族每一個成員都用自己的資源協助國家發展。”

  在孫必勝看來,需要對外講好中國故事,運用好社交媒體、交流活動等有效途徑,打破固有的壁壘和界限,讓世界人民“看得到、看得懂、喜歡看”中國故事。“如此才能讓中國故事、中國聲音傳播得更廣、更遠。”

深中通道將為中山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有一個細節不得不提,那就是中山海外聯誼會于7月25日特別安排了孫中山親屬后人經深中通道前往深圳參觀。

  “深中通道開通后,孫中山故居的游客量大幅度增加。”孫偉剛表示,看到家鄉發展日新月異,而且還有這么多人關注孫中山先生,作為孫中山后人感到格外的驕傲。

  孫偉倫也告訴記者:“深中通道的開通吸引了大批深圳和廣州的市民前來,為中山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我們非常看好中山未來發展的前景,同時也深切感受到了祖國日新月異的發展。”

  孫中山先生曾侄孫孫必達也感慨道:“深中通道作為世紀工程建成完工,離不開建設者的艱苦奮斗和努力,也可見我們的國家變得越來越強大,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愿景在一步步接近實現。”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综合另类,蕾丝视频色版网站在线观看,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岛国,日本AⅤ深夜私人噜噜噜视频
久久91精品国产91久久跳舞 | 亚州免费在线播放 | 一区二区三区国产日韩 | 久久在国产精品视频 | 日本韩国偷拍视频对白不卡高清精品 | 最新国产精品亚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