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6日,習近平總書記看望參加全國政協十四屆二次會議的民革、科技界、環境資源界委員并參加聯組會,在認真聽取大家發言后發表重要講話,為扎實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指明方向、匯聚力量。
總書記的重要講話引發廣東代表委員熱議,也在廣東廣大統一戰線成員中產生熱烈反響。大家表示,要認真學習貫徹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在深化兩岸融合發展、以科技創新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新動能、以高水平生態環境保護支撐高質量發展等各項工作上展現新作為,作出新貢獻。
全國政協常委、廣東省政協常委,民革廣東省委會主委程萍:3月6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看望參加全國政協十四屆二次會議的民革、科技界、環境資源界委員,參加聯組會,聽取意見建議,并發表了重要講話。這是時隔九年后,習近平總書記再次來到民革界別,與委員們共商國是、親切交流。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站位高遠、高屋建瓴,統攬全局、系統全面,內涵深邃、樸實生動,充分體現了總書記、黨中央對人民政協工作的高度重視,對科技創新的高度重視以及對群眾關切的生態環境問題的高度重視;充分體現了總書記、黨中央對多黨合作和民革界別的關心關懷,在新時代民革事業的發展歷程中具有里程碑意義。在聆聽了總書記的重要講話后,我倍感振奮、備受鼓舞,充滿溫暖、倍增信心,心中涌起一股強大的動力。
作為民革界別的全國政協常委,我將牢記囑托、不辱使命,為增進兩岸融合、助推兩岸統一貢獻力量。在推動海峽兩岸和平交流、推進祖國和平統一的歷史任務上,民革有光榮歷史和獨特傳統。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積極推動兩岸科技、農業、人文、青年發展等領域交流合作,深化兩岸各領域融合發展。我們要牢記總書記的諄諄囑托和殷切期望,深刻領會中共中央對臺大政方針和決策部署,緊緊圍繞服務中共中央對臺工作大局,在深化兩岸基層民眾交流融合、促進兩岸同胞心靈契合上發揮獨特優勢和重要作用。要切實擔負起民革的歷史責任和歷史使命,敢擔當、善作為、求實效,為推動兩岸同胞攜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出應有的貢獻。
作為民革廣東省委會主委,我將帶領全省民革各級組織和廣大黨員提高政治站位,認真學習領悟、逐條對標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增強履職實效。今年,民革廣東省委會將圍繞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支持香港、澳門發展經濟、改善民生,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重要指示要求,與民革中央聯合開展“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優質生活圈,推動港澳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調研,聚焦教育、醫療、養老、就業等“軟聯通”,為持續增進港澳同胞民生福祉、真正實現民心相通和人心回歸作出民革貢獻。
總之,民革廣東省委會將牢記總書記殷殷囑托,認真落實中共中央和全國兩會工作部署,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中共中央周圍,繼承和發揚孫中山先生愛國、革命、不斷進步精神,深入踐行“四新”“三好”要求,守正創新、奮發作為、苦干實干,為新時代多黨合作事業和中國式現代化實踐作出新的更大貢獻,以優異成績向新中國成立75周年致敬!
全國政協委員,民革廣東省委會副主委熊水龍:習近平總書記來看望民革、科技界、環境資源界委員并參加聯組會,與我們一起討論交流。能夠親歷這一重要時刻,現場聆聽總書記的重要講話,我倍感振奮,很受鼓舞。習近平總書記對民革過去一年的工作給予充分肯定,在對臺工作等方面提出了明確要求,既是鼓勵也是鞭策。
近年來,廣東民革聚焦推進祖國統一事業參政議政,積極拓展涉臺交流交往,廣泛開展涉臺社會服務,努力推動兩岸民心相通、心靈契合。接下來,我們將認真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并堅決落實到參政履職的各項工作中。一方面加強涉臺政策學習,堅決反對“臺獨”分裂活動,主動加強與臺灣政黨、社團交流聯系,推動兩岸科技、農業、人文、青年發展等領域交流合作。另一方面,把推動科技創新、發展新質生產力等重點工作擺在履職盡責更加重要的位置,發揮黨派人才薈萃、智力密集優勢,積極建言資政,助推高質量發展。
全國政協委員,民革廣東省委會副主委、深圳市委會主委何杰:作為民革界別政協委員,我有幸現場聆聽了總書記的重要講話,深刻感受到了總書記的親切關懷和殷切希望。總書記肯定了過去一年民革的工作,充分體現了對民革的關心關懷,我感到無比激動、無比榮幸、無比幸福,同時倍感振奮、倍受鼓舞、倍增信心。總書記的重要講話高屋建瓴、內涵豐富、意義深遠,具有極強的政治性、思想性、指導性,為我們下一步認真加強參政黨自身建設、積極履行參政黨職能、努力推進祖國和平統一等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進方向。
接下來,我將帶領民革深圳市委會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切實擔負起參政黨的政治責任。同時,在對臺工作中找準定位,發揮民革與臺灣的淵源優勢,進一步挖掘資源形成合力,更好地團結海內外、島內外一切可以團結的愛國力量,不斷壯大反獨促統力量,積極在推動兩岸科技、農業、人文、青年發展等領域交流合作方面加強調查研究,積極建言獻策,為深化兩岸融合發展做出深圳民革新貢獻。
全國政協委員,民進中央常委、廣東省委會主委,廣東省政協常委魯修祿:習近平總書記在政協民革科技界環境資源界聯組會上的重要講話,高屋建瓴、情真意切、思想深遂,為我們更好把握大局、服務高質量發展進一步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將激勵廣大委員、民主黨派成員增信心、強干勁、同奮進,努力畫好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最大同心圓。
作為全國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委員、民進省級地方組織主委,我對總書記重要講話深有感觸、體會很深。在深入基層調研履職的過程中,在帶領廣東民進廣大會員傾情服務大局的過程中,我們參與見證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生動實踐,切身感受到中國高質量發展的勃勃生機,深切體會到中國式民主充滿活力。多年在改革開放前沿和生態環保戰線奮斗的實踐,更使我深刻感受到總書記的綠色情懷,體會到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中國實踐”正結出累累碩果,描繪出天更藍水更清山更綠的美麗中國生動畫卷。
作為政協委員和民主黨派成員,在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的偉大征程上,我們要知責于心、擔責于行,學習好貫徹好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深化思想政治引領,堅定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旗幟鮮明唱響中國經濟光明論,在凝聚人心共識上擔當作為;滿腔熱忱投身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自覺行動,聚焦加快推動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新動能、高水平生態環境保護、碳達峰碳中和等主題深入調研、認真履職、議政建言,為以高水平保護支撐高質量發展積極助力,時刻踐行為國履職、為民盡責的情懷,以履職新成果展現委員新風貌、彰顯全過程人民民主的優勢與活力!
全國政協委員,九三學社中央常委、廣東省委會主委,廣東省政府副省長張少康:習近平總書記看望參加全國政協十四屆二次會議的民革、科技界、環境資源界委員并參加聯組會時發表重要講話,肯定了科技界委員和科技工作者在積極支持參與科技體制改革,奮力投身科技創新、關鍵技術攻關過程中所做的貢獻,作為一名九三學社社員,我深切感受到習近平總書記對廣大科技工作者親切關懷、寄予厚望,使我深受激勵、倍感振奮。
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是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關鍵。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科技界委員和廣大科技工作者要進一步增強科教興國強國的抱負,擔當起科技創新的重任,加強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打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新動能。今年是實現“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的關鍵一年。面對異常復雜的國際環境和國內改革發展重任,我們將傳承發揚九三學社“愛國民主科學”優良傳統,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充分發揮科學技術界高、中級知識分子集聚的黨派優勢,進一步增強科教興國強國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引領全省社員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圍繞黨和國家的戰略科技布局,緊扣高水平培育新質生產力、深化科技體制改革等方面務實建言獻策,為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貢獻廣東九三力量!
全國政協委員,九三學社廣東省委會副主委,中國科學院廣州地化所有機地球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王新明:3月6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在看望民革科技界環境資源界委員時指出,我們環境治理雖然取得了很大成就,但生態文明建設任重道遠,各位環境資源界委員重任在肩,大有可為,過去一年環境資源界委員發揮專業優勢,在推動發展方式綠色轉型中發揮了積極作用,強調要守牢國土空間開發保護底線、完善生態環境分區管控、全面準確落實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方針、加強資源節約集約循環利用、拓展生態產品價值實現路徑、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為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塑造新優勢。
總書記的重要講話高屋建瓴,具有很強的思想性和針對性,為美麗中國建設進一步指明了方向。環境資源是人民政協新成立的界別,總書記的勉勵和肯定,讓我們深受鼓舞、倍感振奮,大家紛紛表示要不負總書記期望,深入開展調研,積極建言獻策,為發展方式綠色低碳轉型貢獻政協委員的一份力量,在加強生態環境保護、以高水平保護支撐高水平發展方面作出新貢獻。作為環境資源界的一名委員,本人是中國科學院從事基礎和應用基礎研究的科研人員,在今后工作中,我將按照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進一步增強科教興國強國的抱負,擔當起科技創新的重任,坐冷板凳潛心研究,以扎扎實實的工作成績為精準治污和科學治污提供支撐。
全國政協委員,廣東省知聯會會長,中山大學大氣科學學院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戴永久:3月6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看望了參加全國政協十四屆二次會議的民革、科技界、環境資源界委員,并參加聯組會,聽取意見和建議,并作了重要講話,讓我深深感受到總書記深厚的為民情懷和對科技工作寄予厚望。總書記的重要講話必將鞭策和激勵每一位科技工作者不斷開拓進取。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科技界委員和廣大科技工作者要務實建言獻策,助力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和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健全科技評價體系和激勵機制,進一步激發各類人才創新活力和潛力。我們正處于一個“技術爆炸”的時代,科技創新不僅是關鍵技術的比拼,更是創新體系的較量。因此,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和人才發展體制改革,發揮好制度、好政策的導向作用,讓創新鏈上各個要素得到充分釋放,讓創新生態繁榮發展,才能實現科技創新的全面突破。為人才打造良好的干事創業環境,賦予科學家更大技術路線決定權,把最優越的環境留給科研人員,用最精干的隊伍服務科學家。充分釋放科技創新活力,以更廣闊的視野,建立健全識才、愛才、敬才、用才的長效機制,進一步激勵廣大科技工作者不斷攻堅克難、勇攀高峰,為科技事業發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撐。我們要深入學習貫徹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牢記總書記的殷殷囑托,將之內化為履職盡責的實際行動,弘揚科學家精神,潛心研究,深入調查研究、積極建言資政、廣泛凝聚共識,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全國政協委員,廣東省知聯會副會長,華南農業大學副校長溫小波:習近平總書記6日下午看望了參加全國政協十四屆二次會議的民革、科技界、環境資源界委員,并參加聯組會,聽取意見和建議。總書記強調,人民政協要圍繞中共二十大提出的重大戰略任務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部署,深入調查研究,積極建言資政,廣泛凝聚共識,助力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總書記的重要講話在委員中引發熱烈反響,紛紛表示要深入學習貫徹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全面貫徹中共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全會精神,努力爭當一個“懂政協、會協商、善議政,守紀律、講規矩、重品行”的合格政協委員,積極參政議政,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不懈奮斗。
總書記對科技界委員和廣大科技工作者提出了殷切期望,要求科技工作者要擔當起科技創新的重任,打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新動能。高校是科技第一生產力、人才第一資源、創新第一動力的重要結合載體,發展新質生產力,高校責無旁貸,更應大有作為。作為來自高校的委員,我們首先要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完善人才培養方案,特別是科教融合、產教融合實施方案,不斷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為發展新質生產力提供高質量人才支撐;要努力做好有組織科研,大膽創新,不斷取得創新成果;要不斷完善職稱評審、崗位聘任條件,創新人才評價機制,創造條件讓廣大教師積極投身到科技創新事業中,激發他們的創造熱情,為發展新質生產力貢獻力量!
全國政協委員,廣東省知聯會常務理事,散裂中子源科學中心中子科學部副主任孫志嘉:在3月6號下午召開的全國政協民革、科技界、環境資源界聯組會上,第一次近距離聆聽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總書記的重要講話飽含信任、滿懷期望、寄予厚望,鞭策和激勵著每一位科技工作者不斷開拓進取,奮力取得新的更大成就。作為一名來自“大科學裝置”的一線科技工作者,我倍受鼓舞、倍感振奮,也深感責任重大、使命光榮。總書記強調,“要加強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打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新動能”。搞基礎研究要有板凳甘坐十年冷的精神,建設大科學裝置也不是一朝一夕,中國散裂中子源從提出構想到立項選址就經歷了十數年時間,從2011年正式奠基建設到2018年通過國家驗收又歷時六年半,可以說是在幾代科學家的共同努力下,克服了很多難以想象的困難和波折,最終建成我國首臺、世界第四臺脈沖式散裂中子源,從開放至今取得許多突破和成果。在今后的履職工作中,我們要發揮專業所長,賡續老一輩科學家愛國創新的可貴品質,以“強國有我”的使命擔當,牢牢抓住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帶來的重大機遇,堅定擁抱新的“科學的春天”,切實增強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底氣志氣,為實現高質量發展作出應有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