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假期后的首個雙休日,全國政協委員,全國臺聯副會長、廣東省臺聯會長顏珂是在辦公室度過的。整理資料、線上交流……隨著全國兩會臨近,她在日常繁忙工作之余認真修改提案。從2018年以來,她參與提交的提案累計超30份,其中《關于取消臺港澳同胞就業許可制度的提案》曾被列入全國政協成立70年來100件有影響力重要提案。
去年,顏珂來到廣東省僑聯工作,新環境給她帶來了新的履職啟發。“近期,我們對僑界高層次人才進行多次專題調研,希望把他們最關切、最真實的聲音帶到北京去。”她呼吁,以僑為“橋”打造聚才引才強磁場,助力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高水平人才高地。
推動臺胞臺企深度參與鄉村振興
顏珂是在大陸出生長大的臺胞二代。上世紀九十年代,她首次因工作關系踏上寶島,“終于有機會去家鄉看看”。此后,她持續為深化海峽兩岸融合發展鼓與呼。
尤其在當選全國政協委員后,顏珂經常在各種場合為便利臺灣同胞在大陸學習、創業、就業、生活建言獻策,助力臺胞臺企更好融入進來。“這既是工作責任使然,也有理想信念的驅使。”
隨著兩岸開放人員往來,顏珂敏銳地注意到:兩岸經貿、教育、文化等領域加快互融互通,一批批臺胞相繼來大陸發展,“以前臺灣朋友們說‘去大陸’,現在習慣說‘回大陸’”。
在一線走訪時顏珂發現,臺胞臺企在參與推進鄉村振興方面潛力巨大。一方面,大陸擁有廣闊的消費市場和一系列利好政策。另一方面,臺灣具有農業技術及新品引入的優勢。“比如,韶關翁源的氣候和臺灣接近。這些年,臺商帶來新蘭花品種與先進培育技術,引導翁源農戶種植。當地政府積極搭建平臺,提供友好、便利的投資環境,推動翁源蘭花享譽全國、遠銷海外。”
顏珂通過調研發現,臺胞臺企深度參與鄉村振興事業還面臨政策支持相對零散、融資較難、產業支撐和智力支持不足等一系列現實挑戰。去年,她從加強政策措施扶持力度、鼓勵臺灣青年到鄉村就業創業、增強園區示范帶動作用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建議,引起有關部委高度重視,并得到相關答復:將支持鼓勵廣東等地打造海峽兩岸鄉村發展融合試驗區等平臺。
“粵臺兩地農業互補性強,廣東已打造出一批粵臺農業交流合作載體,呈現出合作共贏的發展態勢。”顏珂表示,在鼓勵臺胞臺企參與鄉村振興、推動兩岸鄉村融合發展方面,廣東進行了很多有益探索,有不少創新之舉。“今年,我既要把此前調研中收集到的意見建議帶到全國兩會上,也要把廣東的好經驗好做法帶到北京,與全國各地的委員們交流。”她說。
以僑聚才助建高水平人才高地
去年9月,中央人才工作會議作出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高水平人才高地的戰略布局,顏珂高度關注。在她看來,僑聯作為黨和政府聯系廣大歸僑、僑眷和海外僑胞的橋梁和紐帶,理應在服務加快建設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中發揮重要作用。她準備向全國政協提交一份團結和引導海外僑界高層次人才扎根粵港澳大灣區創新創業的提案。
為此,在今年春節前后,顏珂結合日常工作,赴全省多地的“南粵僑創基地”實地考察,并以“線上+線下”方式多次圍繞僑界高層次人才專題調研,特別是對他們回國創業的意愿和政策訴求進行精準調研與分析,同時借鑒世界其他知名灣區的經驗,以期形成一份針對性和可行性強的提案。
在提案中,顏珂建議從強化平臺載體建設、完善人才政策體系等方面著手,注重以僑引才聚才,匯聚更多僑界高層次人才,為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高水平人才高地貢獻更多僑界智慧。
腳步不停,履職不止。“四年多來一直盡職盡心,但仍有很大努力空間。”回顧自己在全國政協的履職經歷,顏珂頗有感觸地表示,將繼續守好初心、擔好使命,盡心盡力為人民發聲、為發展獻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