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籍中山市今年舉辦第五屆海峽兩岸中山論壇之機,中山海外聯誼會以戲曲為媒,邀請粵港澳臺僑青年藝術家齊聚中山,舉辦“四海同心·暢想灣區”——粵港澳臺僑青年戲曲藝術交流活動。日前,“四海同心·暢想灣區”——粵港澳臺僑青年戲曲之夜文藝演出已完成錄制,將于9月7日19:30在中山廣播電視臺香山文化頻道播出,新媒體“香山文化影視”微信視頻號同步播出。
本次活動由中山海外聯誼會主辦,中山市委臺辦、市直機關工委、市文化廣電旅游局、市僑聯、中山廣播電視臺協辦,中山市香山粵劇研究院承辦,邀請了廣東青年戲曲藝術家曾小敏、歐凱明,澳門戲曲藝術家李卉茵、陶一春,臺北傳統戲劇團張寶心,香港新一代文武生王志良,香山粵劇研究院黃嘉裕等諸多青年戲曲大家,節目涵蓋粵劇、昆劇、京劇、歌仔戲等傳統戲曲形式。
參加演出的粵港澳臺僑青年戲曲藝術家表示,這次演出充分展現了中國傳統戲曲藝術的博大精深與獨特魅力,為中山觀眾帶來了一場觸動心靈的藝術盛宴。
中山市香山粵劇研究院副院長黃嘉裕說:“這次的活動主要是為了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借中山這次舉辦第五屆海峽兩岸中山論壇之機,所組織的一場比較精彩、比較盛大的戲曲交流活動。” 粵港澳大灣區青年戲劇協會會長、澳區中山市政協委員、澳門戲曲藝術家李卉茵表演了昆曲《牡丹亭游園》經典唱段,“傳唱”了一段流傳了幾百年的凄美愛情故事。她說:“政府大力支持和搭建平臺,給我們創造互相交流的機會,也可以讓年輕人看到舞臺上跟他同齡的人是怎么樣傳承中華文化,能吸引到很多對國潮、對中國文化、對戲曲更感興趣的人投身到這個領域。” 香港新一代文武生王志良,師從于香港粵劇名伶羅家英,這次他和香山粵劇研究院的當家花旦黃嘉裕聯袂獻上《劍合釵圓》,讓觀眾沉浸于才子佳人的精彩故事中。他說:“大家都很默契,比如我還沒跟黃嘉裕合作過,大家一拍戲就很入戲了,我想大家都是同脈相連,因為藝術是相通的,所以大家一上臺就特別有感覺了。” 來自中國臺北傳統戲劇團的優秀青年演員張寶心,這次她特地帶來了臺北歌仔戲《丹青琵琵記》。歌仔戲是現存劇種中唯一源起于中國臺灣的戲曲劇種,演員用或悠揚高亢,或憂郁訴說的曲調,將歌仔戲藝術的獨特魅力演繹得淋漓盡致。她說:“很開心可以一起參與,大家一起匯集的傳統文化交流,看到這么多元的傳統文化藝術,很不一樣的體驗 ,也是很開心,可以為傳統盡一份心力。” 中山市僑界香山箏樂團演繹了中山籍著名創作音樂人李海鷹和世界華文詩人丘樹宏聯手創作的歌曲《我們的孫中山》。 演出結束后,來自港澳臺的戲曲藝術家們還與香山粵劇研究院一同開展了文化采風活動,現場交流探討戲曲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