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國兩會,習近平總書記在看望參加全國政協十四屆一次會議的民建、工商聯界委員并參加聯組會時強調,黨中央始終堅持“兩個毫不動搖”“三個沒有變”,始終把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當作自己人。要引導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正確理解黨中央方針政策,增強信心、輕裝上陣、大膽發展,實現民營經濟健康發展、高質量發展。總書記的重要講話態度鮮明、擲地有聲,為民營經濟和民營企業發展指明了方向。
廣東是民營經濟大省,2022年廣東省民營經濟增加值預計突破6萬億元,占GDP的比重超過50%,民營經濟還貢獻了60%左右的稅收、70%以上的技術創新成果、80%以上的新增就業、90%以上的企業數量。全省傳達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暨全國兩會精神干部大會強調,要堅持“兩個毫不動搖”,進一步優化發展環境,理直氣壯做強做優做大國有企業,正確引導民營經濟健康發展、高質量發展,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資,不斷激發各類市場主體發展活力。如何正確引導,其要有三:
一要引導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正確理解黨中央大政方針,增強民營經濟健康發展、高質量發展的信心。黨中央歷來支持和鼓勵民營企業發展。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兩個毫不動搖”,對民營經濟發展和民營企業家成長給予高度重視和親切關懷。習近平總書記充分肯定我國民營經濟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強調公有制經濟和非公有制經濟都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都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礎;我國民營經濟只能壯大、不能弱化,不僅不能“離場”,而且要走向更加廣闊的舞臺;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這是長久之策,不是權宜之計。黨的二十大再次強調堅持“兩個毫不動搖”,優化民營企業發展環境,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10年來,黨中央出臺一系列扶持民營經濟發展的改革舉措,不斷為民營經濟發展營造良好環境,我國民營經濟規模和實力大幅提升,在推動發展、增加就業、改善民生、促進創新、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等方面發揮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民營企業數量從2012年的1085.7萬戶增長到2022年的4700多萬戶,10年間翻了兩番多;在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中,民營企業占比超過80%;民營上市公司數量突破3000家;在世界500強企業中,我國民營企業由2012年的5家增加到2022年的28家。這些統計數據雄辯證明,民營經濟在不斷地發展壯大。
二要引導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正確理解作為“自己人”的使命擔當,努力踐行新發展理念,實現高質量發展。民營經濟是我們黨長期執政、團結帶領全國人民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重要力量。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不斷優化民營企業發展環境,破除制約民營企業公平參與市場競爭的制度障礙,依法維護民營企業產權和企業家權益,從制度和法律上把對國企民企平等對待的要求落下來,鼓勵和支持民營經濟和民營企業發展壯大,有效提振了市場預期和信心。積極發揮民營企業在穩就業、促增收中的重要作用,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支持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發展,支持平臺企業在創造就業、拓展消費、國際競爭中大顯身手。努力構建親清政商關系,為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排憂解難,讓他們放開手腳,輕裝上陣,專心致志謀發展。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完全有理由消除顧慮,放下包袱,大膽發展。不可否認,民營經濟發展也存在不足和面臨挑戰,高質量發展對民營經濟發展提出了更高要求,民營經濟必須努力踐行新發展理念,深刻把握機遇轉變發展方式、調整產業結構、轉換增長動力,堅守主業、做強實業,自覺走高質量發展路子。
三要引導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正確理解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增強先富帶后富、促進共同富裕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中國式現代化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無論是國有企業還是民營企業,都是促進共同富裕的重要力量,都必須擔負促進共同富裕的社會責任”。民營企業家要增強家國情懷,自覺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在企業內部積極構建和諧勞動關系,推動構建全體員工利益共同體,讓企業發展成果更公平惠及全體員工。要筑牢依法合規經營底線,弘揚優秀企業家精神,做愛國敬業、守法經營、創業創新、回報社會的典范。要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積極參與和興辦社會公益慈善事業,做到富而有責、富而有義、富而有愛。
作者系廣東財經大學黨委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