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8月29日上午,第五屆全國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優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評選表彰大會在北京召開。比亞迪創始人、董事長兼總裁王傳福獲得“優秀建設者”榮譽稱號。
????1995年,比亞迪在深圳成立。在王傳福的帶領下,公司秉著“技術為王、創新為本”的發展理念,從最早做充電電池起家,經過20多年發展,現在已經形成橫跨汽車、軌道交通、電子和新能源4個板塊的國際化企業。
????結合自身創業經歷,王傳福談感受:“民營企業家要以等不起的緊迫感、坐不住的責任感、慢不得的機遇感,在推動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大潮中,當先鋒、打頭陣、作貢獻。”
????推動技術創新打破國外技術壟斷
????去年的民營經濟座談會上,一組關于民營經濟分量的數字,特別是“民營企業貢獻70%以上的技術創新成果”引發了社會熱議。
????作為業界公認的“技術狂人”,王傳福在此次“優秀建設者”表彰大會上的發言中,以比亞迪為例,專門講述了民營企業技術創新的重要意義。
????據王傳福介紹,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動力電池和IGBT芯片因為門檻高、技術難度大,被稱為行業的“珠穆朗瑪峰”。尤其是后者,核心技術多年來始終掌握在國外廠商手里,成為制約我國電動車行業健康、快速發展的主要瓶頸。
????十幾年前,當大多數人都不看好新能源的時候,比亞迪就認準了這一未來發展方向,并組建團隊,頂住壓力,開始儲備IGBT芯片技術。如今,比亞迪打破國外技術壟斷,研發出了自己的IGBT,并率先發布了車規級領域具有標桿性意義的IGBT4.0技術,成為目前中國第一家實現車規級IGBT大規模量產、也是唯一一家擁有IGBT完整產業鏈的車企。
????“技術可以讓我們走得更遠、看得更深,技術的高度決定著企業發展的深度和廣度。”王傳福說,當前,中國經濟正在從高速增長轉向高質量發展,面對新的機遇和挑戰,民營企業的技術創新顯得尤為重要。
????堅信民營企業要以解決社會問題為導向
????25年前,王傳福從北京有色金屬研究院下海,創辦了比亞迪。回顧25年來的創業歷程,王傳福在表彰大會上感言,是改革開放催生了比亞迪,是自主創新發展了比亞迪,是新理念釋放的巨大機遇壯大了比亞迪。
????而對比亞迪自身而言,成功的秘訣之一便是“始終以解決社會問題為出發點”。
????王傳福和比亞迪瞄準城市空氣污染和交通擁堵這兩大社會問題,提供了“用電動車治污、用軌道交通治堵”的綠色大交通解決方案。
????據統計,比亞迪新能源乘用車銷量連續五年(2014—2018年)位居中國第一;截至2019年6月,比亞迪新能源汽車歷年累計銷量超70萬輛,排名全球第一。
????而在新能源車的基礎上,王傳福還帶領比亞迪發揮集成創新的優勢,將產業鏈延伸至軌道交通領域,研發出了云軌、云巴等產品,填補了我國中小運量軌道交通技術和產業空白。
????“新能源是趨勢,也是未來。”王傳福對記者說,“不管是致力于新能源汽車還是城市軌道交通,新能源領域都是未來國家乃至世界經濟發展的一大趨勢。”
????“先行先試”推動比亞迪走向世界
????日前,《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的意見》正式發布,作為此次“優秀建設者”中來自深圳的企業家代表,王傳福也著重介紹了比亞迪在深圳“先行先試”的探索經驗。
????王傳福回憶,2010年,比亞迪率先在深圳推出“城市公交電動化”解決方案時,“沒人相信,沒人愿意用”,“是深圳市政府在巨大的壓力下,鼓勵創新、給了我們先行先試的機會”。
????今年,深圳1萬多輛渣土、環衛等重型卡車啟動了電動化進程。而通過深圳先行示范的實踐,比亞迪電動車同時沿著“一帶一路”駛入全球50多個國家和地區、300多個城市,更成為首個進入歐、美、日等汽車發達市場的中國品牌,實現了全球六大洲的戰略布局。
????根據比亞迪提供的最新數據,在全球市場,截至2019年6月,比亞迪在全球共建立了超過30個生產基地,總占地面積約1800萬平方米,員工總數達22萬人。
????談到比亞迪以上在全球范圍內交出的亮麗答卷,王傳福深深感慨:“如果沒有廣東和國家開放的政策和開放的理念,比亞迪不可能發展得像今天這樣快。”而秉持著“技術為王、創新為本”的理念,王傳福和比亞迪還在埋頭苦干,努力創造新的奇跡。
????南方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