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帥壯族瑤族鄉位于肇慶市西北部,是我省7個民族鄉之一,也是肇慶市唯一的民族鄉。肇慶市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全面落實中央民族工作會議精神和省委民族工作會議部署要求,聚焦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扎實推進各項民族政策落地生根,大力推進下帥壯族瑤族鄉高質量發展取得了新成效。
高位部署,推動民族政策落地落實。持續完善組織領導體系,由市委、市政府成立推進懷集縣下帥鄉高質量發展行動專項工作領導小組,統籌民族鄉村振興決策部署、政策協調、指導監督和檢查考核。優化政策支持體系,先后印發實施方案和三年行動方案等,逐步完善民族鄉村振興制度框架和政策體系。建立完善財政轉移支付、結對掛鉤幫扶、部門政策傾斜、社會力量支持等“四位一體”的幫扶機制,強化“市級統籌、部門牽頭、區(市)幫扶、縣鄉落實”和“每月一調度、每季一督查、一年一考核”模式,以列入年度重點督辦事項、納入部門年度綜合考評等為抓手,統籌資源力量,強化責任落實,切實推進民族地區加快高質量發展。
因地制宜,加快現代化建設步伐。立足本地特色優勢,在產品開發、品牌打造、規模提升上下功夫,不斷培育壯大單樅茶、靈芝、“壯瑤紅”黑豆酒等現有產業,實施“蓄水養魚”策略,大力發展農文旅深度融合型產業,打造經濟發展的新亮點和新增長點。通過“公司+合作社+農戶”等模式,探索實施吸納農戶積極參與鄉村產業發展的利益聯結機制,激發鄉村振興內生動力,特色優勢產業不斷發展壯大。豐富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內涵,大力支持建設少數民族特色村寨,啟動實施少數民族文化傳承培訓項目,建設完成中心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項目等工程,同時開展春牛舞、民族刺繡手工藝、壯瑤民族舞蹈培訓等項目。加快社會事業發展,高度重視教育事業,投入2000多萬元對民族學校及教學點進行綜合改造升級和建設民族學校。扎實推進公共衛生體系建設,新建鄉衛生院、5間村級公建民營衛生站,加強推進醫療衛生基礎設施建設、人才隊伍建設和服務模式優化。認真落實保持“四個不摘”工作,全力保障脫貧攻堅成果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動態監測14戶65人防返貧檢測戶,落實公益性崗位、大病救助、教育補助等幫扶措施,監測戶全部消除返貧風險。
組織引領,構建共建共治共享格局。通過創新實施黨建工作機制,實行黨群服務中心“1+N”實體化運作模式,積極創建“星級”黨組織,深入實施“頭雁”工程,強化村黨組織帶頭人隊伍建設。健全人居環境整治常態化“316”工作機制,發揮群眾主體作用,建立起黨委政府、村集體、村民等各方共謀、共建、共管、共評、共享機制,拓寬群眾參與基層治理渠道,促進基層各項建設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
通過多措并舉推進民族地區加快高質量發展,肇慶市下帥鄉強基固本實現致富增收,民生基礎設施日臻完善,特色優勢產業持續發展壯大,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成效顯著。下帥鄉先后獲評第四批全國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示范單位、廣東省民族團結進步模范集體、廣東省生態示范鎮、國家森林鄉村、廣東省民族文化藝術之鄉等榮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