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汕頭:寫好新時代“僑”文章

時間: 2023-10-17 16:05:03 來源: 人民日報客戶端
【打印】 【字體:

  “海邦剩馥,念念廝守,粵東明珠,璀璨大美神州;南有嘉魚,烝然汕汕,執子之手,來番少年游……”一曲《少年游·汕頭》用婉轉的旋律將“夢里鄉愁、心靈港灣、深深牽掛”唱進了四海鄉親的心頭。

  為貫徹落實好第十一次全國歸僑僑眷代表大會精神,“共賞明月·同心筑夢”僑助汕頭高質量發展行動暨國際潮團總會2023年度會員大會日前在汕頭舉行,來自全球30多個國家和地區150多個潮團嘉賓與會,300多位僑領留下了史上最齊的“全家福”。

  汕頭經濟特區因僑而立、因僑而興。廣大的海內外潮籍鄉親是汕頭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見證者、參與者、推動者,如今更是汕頭高質量發展新征程上最具優勢、最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2020年10月13日,習近平總書記親臨汕頭視察,強調汕頭經濟特區要根據新的實際做好“僑”的文章,加強海外華僑工作,引導和激勵他們在支持和參與祖國現代化建設、弘揚中華文化、促進祖國和平統一、密切中外交流合作等方面發揮更大作用。

一座亭閣守候幾代“鄉愁”

  中午時分,來到汕頭小公園開埠區,小公園志愿者協會的謝澤濤正領著來此地尋蹤的華僑參觀恢復當年歷史風貌的小公園開埠區,這里是過去的戲樓,這里是過去的茶館,經歷了幾十年的小食店還在……

圖片

  “出了這里就是海,小公園開埠區這座紅木亭對于潮汕籍華僑來說意味著共同的記憶,共同的鄉愁。”謝澤濤介紹說,有些老華僑年紀比較大,腿腳不便,他們就領著他們一一去看這些老地方。如今小公園片區的配套設施更完善了,今年以來在此尋根訪友的老華僑以及“僑二代”“僑三代”越來越多,他們還專門制作了華僑接待表和提供電動車,更好地服務華僑。

  走進華僑試驗區城市發展與產業展示廳里,“數字族譜”帶領記者開啟了一場神奇的“尋根之旅”——在屏幕上輸入姓名,系統便快速查詢到祖先的祖籍地、家族傳承脈絡;點擊族譜,還能顯示祖先的出生年份、家庭成員等信息;輕觸家鄉,故鄉的3D影像就躍然熒幕之上……“我們依托數字科技鏈接‘情感紐帶’,創新建設華僑華人數字族譜,就是希望讓傳統族譜以新的形式在互聯網空間延伸。”華僑試驗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劉俊毅介紹,目前“數字族譜”已完成族譜數據庫開發并收錄涉僑族譜1300余冊,可實現一鍵檢索、自動匹配生成人物關系世系圖,以此守護海外游子與精神故土之間的心靈“羈絆”,讓海外華僑華人在云端家園一解鄉愁。

  “華僑一個最重要的特點就是愛國、愛鄉、愛自己的家人。這就是中國人、中國文化、中國人的精神、中國心。中國的改革開放,中國的發展建設跟我們有這么一大批心系桑梓、心系祖國的華僑是分不開的。”總書記的殷殷囑托振聾發聵。

  百余年前,潮汕先民乘坐紅頭船“過番”,戰爭年代,海外僑胞不斷掀起愛國熱潮、持續支援祖國抗戰,“有國才有家”的拳拳赤子心演繹慨與慷……僑胞赤子不忘桑梓,家鄉也忘不了遠在異國他鄉的游子;寫好新時代“僑”的文章,汕頭首先把握血濃于水的鄉情紐帶。

  值得期待的是,在全球潮人的大力支持下,汕頭相繼成功獲得第二十二屆國際潮團聯誼年會和第十屆國際潮商大會主辦權,將全力籌辦2024年國際潮團、潮商“兩大國際潮人盛會”。

  “僑”是汕頭最大的資源和優勢,汕頭將舉全市之力兌現“辦一屆‘不一樣’的盛會”的承諾,邀請國際專業團隊參與策劃,組織回訪曾經舉辦盛會的城市,講好華僑故事,展示汕頭形象,辦成一屆合作共贏的經濟盛會、尋根圓夢的文化盛會、薪火相傳的青春盛會、互助共享的團結盛會。

一紙僑批心系家國往事

  “這封僑批只有‘人在銀二’簡單的四個字,‘人在’,報的是平安;‘銀二’,告知的是所寄回的錢款金額。”走進汕頭僑批文物館,名譽館長林慶熙正向大家仔細地介紹具有潮汕特色的僑批文化。

圖片

  “在潮汕方言中,‘信’為‘批’,海外華僑通過民間渠道匯到家鄉的銀信合一的家書便是‘僑批’。”老館長林慶熙說,“僑批”是華僑華人在特殊歷史條件下產生的一種獨特文化,信用是“僑批”的靈魂,也是對外的靈魂和基石。

  一百多年前,樟林古港的紅頭船上滿載貨物和千萬潮汕籍“下南洋”的華僑,解纜啟航,揚帆出海。從艱苦創業到回鄉投資興業,潮汕籍華僑在汕頭經濟特區發展的歷史進程中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一紙僑批更是承載先僑知恩圖報、心系家國的高尚秉性。僑批文物館內“寫批”“揀批”“送批”“批來了”4組雕塑,具體、生動地再現了僑批的產生、從水客到批館的嬗變和僑批業的運作過程,一封封僑批實物,向人們述說著一樁樁心酸的往事。

  2020年10月1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汕頭考察時參觀了僑批文物館,聽取僑批歷史和潮汕華僑文化介紹。總書記強調,“僑批”記載了老一輩海外僑胞艱難的創業史和濃厚的家國情懷,也是中華民族講信譽、守承諾的重要體現。要保護好這些“僑批”文物,加強研究,教育引導人們不忘近代我國經歷的屈辱史和老一輩僑胞艱難的創業史,并推動全社會加強誠信建設。

  每逢周末假期,到僑批文物館參觀的人數明顯增多,其中不乏“僑二代”“僑三代”來尋根。林慶熙說,僑眷們積極響應僑批文化歷史征集工作,提供先人們心系家國故土、支持祖國和家鄉建設的鮮活故事。隨著國內首套《潮汕華僑文化》讀本的編寫和進校園試驗教學,僑文化逐漸深入人心,吸引了越來越多年輕人的關注。

  “僑批中蘊含的誠信精神、家國情懷,能激發香港青年融入大灣區建設,為國家發展建設作出應有貢獻。”香港汕頭社團總會秘書長林楓林說。今年5月,汕頭僑批文化藝術展首次在香港舉辦,一個多月后,僑批展覽再次“走出去”,遠赴潮汕籍海外僑胞旅居最多的泰國展出。展覽上,泰國中華總商會主席林楚欽看到昔日父親的兩封批信,當場淚濕了眼眶,激動地回憶起小時候父親帶他到唐人街批局寄批的場景,當時的華僑盡管生活艱難,只掙一百元也要寄七八十元回家,愛國愛鄉的桑梓情誼令人深為感動。

以“僑”為橋攜手再出發

  從遠赴重洋、艱苦創業到回報鄉梓、投資興業,潮汕籍華僑華人在汕頭經濟特區發展中功不可沒。從1984年愛國僑領謝國民投資興辦汕頭第一家外資企業至今,汕頭吸引來自約44個國家和地區的外商直接投資企業6369家,其中華僑華人投資項目累計5923個,合同金額約158億美元,累計實際吸收僑資金額94.6億美元;接受華僑華人、港澳同胞捐贈款物總值人民幣逾百億元。發揮僑鄉優勢,汕頭已與18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經貿往來關系。

  邁進新時代新征程,汕頭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扛起改革開放重要窗口、試驗平臺、開拓者、實干家的職責使命,貫徹落實廣東省委“1310”具體部署,堅定不移走“工業立市、產業強市”之路,構建“三新兩特一大”產業格局,推進“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和綠美汕頭生態建設,開展“文化引僑、平臺聯僑、政策惠僑、經濟聚僑”四項行動,扎實做好新時代“僑”的文章,攜手海外僑胞再出發,將交流的大門越開越大。

  今年以來,汕頭主要負責同志先后赴香港、澳門和泰國、印度尼西亞、新加坡開展聯誼交流訪問活動。在泰國、印度尼西亞、新加坡期間,汕頭市友好代表團安排各類拜訪活動26場,舉辦或參加各類經貿、文化、產業推介活動7場,現場成功簽約37個項目、總金額超200億元,有效增進了與當地華僑華人、潮人社團的聯系交往,促進經貿、文化等各領域交流合作。眾多僑領一致看好中國未來發展,將積極響應“一帶一路”倡議,在產業、貿易、文化等方面增進合作交流,深挖合作潛能,拓展合作領域,豐富合作成果。謝國民表示,將立足自身企業優勢,圍繞汕頭“三新兩特一大”產業發展格局,在新能源、現代農業等方面開展更深入、更全面合作,助力汕頭在新一輪發展中實現新躍升。

  海濱觀光大道向大海延伸,總規劃面積480平方公里的汕頭華僑經濟文化合作試驗區蔚為壯觀。這是全國唯一一個以“華僑”和“文化”命名的國家級發展平臺。自成立以來,華僑試驗區牢牢把握國家賦予的戰略定位和使命任務,以做好新時代“僑”文章為著力點,在經濟和文化上雙向發力,奮力闖出一條新時代“僑”特色的高質量發展之路。

  聚數聯僑,數創未來,中國數字經濟創新發展大會連續兩年落戶汕頭。作為全國唯一同時具有國際海纜登陸站和區域性國際通信業務出入口局的經濟特區,汕頭正加快搶占數字經濟制高點,推動數字經濟與華僑優勢資源跨界融合,建立服務海外華僑華人的匯僑聯僑綠色算力節點,以及面向東南亞乃至全球的國際數據交互樞紐,促進國際數據在汕匯聚和交換,使汕頭成為全球數據流動的關鍵節點,打造新時代數字經濟特區。

  在汕頭突入海洋深處的濠江區,一臺臺海上風力發電機成行、成列、成片、成林!向大海要清潔能源,這里成為廣東新能源開發重要基地;總投資305億元的國際紡織服裝城開工,全面啟動汕頭科學城建設,83平方公里的“深圳—汕頭產業合作園區”加快建設,中數大會、服博會、玩博會和南澳科學會議等高端展會連續舉辦,大型演唱會、焰火晚會、英歌舞展演、花車巡游等重大節慶活動燃動全城……在廣大潮汕籍華僑華人的關心關注下,汕頭發展動能強勁、生機勃發。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综合另类,蕾丝视频色版网站在线观看,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岛国,日本AⅤ深夜私人噜噜噜视频
亚洲色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午夜理论片在线观看 | 中文字幕成人乱码视频在线 | 日本最强喷水少妇 | 免费国产黄线在线观看视频 | 日韩精品一品道精品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