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智庫理事長王輝耀:廣東應發揮僑胞優勢講好中國故事

時間: 2022-09-29 11:26:13 來源: 南方日報
【打印】 【字體:

  過去十年,中國經濟深度融入世界,成為全球經濟增長引擎,也日益走進世界舞臺中央。十年來,中國如何參與構建新型國際關系,在國際多邊事務中發揮怎樣的建設性作用?

  全球化智庫(CCG)理事長王輝耀長期身處中外交流一線,對于中國在全球治理體系中扮演的角色保持持久關注。在頻密的國際交往和智庫交流中,他日益感受到,隨著綜合國力的提升,中國更加深入參與國際治理,在全球治理體系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隨著世界進入新的動蕩變革期,全球治理體系正經歷前所未有的深刻調整,中國有實力也有能力引領國際秩序向公正合理方向發展,作為負責任的大國,通過發揚“和合文化”傳統,將在全球治理體系中發揮更大的建設性、引領性作用,為各國實現共同發展作出更多貢獻。

  中國參與全球治理達到新高度

  南方日報:在全球治理體系中,中國扮演的角色經歷了怎樣的歷史變化?

  王輝耀:全球治理體系是全球治理實踐需求的體現,是國家間力量格局和權力關系的體現,也彰顯了人類社會的價值追求。

  中國在全球治理中的角色,經歷了從疏離到參與再到引領的變化。1971年中國恢復聯合國合法席位,是中國融入全球治理體系的起點。改革開放后,中國越來越多支持和參與國際通行的溝通協調機制,陸續加入經濟、安全、環境等領域的國際協定及國際組織。2001年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是中國全面融入全球治理體系的標志,也是中國深度參與各領域國際機制建設和國際規則制定的起點。特別是近十年來,隨著中國深度融入全球治理體系及中國經濟實力大幅提升,中國積極參與全球治理提升至前所未有的高度。

  南方日報: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在全球治理中發揮了怎樣的作用?為人類正義事業發展提供了怎樣的新機遇?

  王輝耀: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致力于開展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成為全球治理進程中的參與者、貢獻者和引領者。

  中國提出了“一帶一路”、人類命運共同體等一系列中國理念、中國方案,發起創立亞投行,設立絲路基金,為推動全球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在二十國集團(G20)等全球治理機制中,中國一方面就國際金融機構改革、貿易自由化和投資便利化、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基礎設施投資等議題提出具有建設性的治理方案,另一方面作為東道國積極進行機制化建設,與時俱進探索新時期新領域全球治理機制。

  中國明確提出要倡導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如今,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已被寫入聯合國重要文件,在國際社會獲得廣泛共識。在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指引下,中國提出了參與全球治理的具體理念,通過推動“一帶一路”建設、積極倡導多邊合作等實踐,在國際社會廣泛凝聚共識、為國際社會注入信心與動力,引領全球經濟向更加均衡、普惠、共贏方向發展。

  在全球氣候治理領域,中國建設性參與了以《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為基礎的全球氣候治理機制,是促成《巴黎氣候協定》的關鍵談判方之一。《巴黎氣候協定》最終確立以“國家自主貢獻”為主體、“自下而上”的減排機制,這正是中國所主張的包容精神的體現。2020年9月,中國提出將努力在2060年實現碳中和,再一次展現了大國擔當,也為世界經濟綠色轉型創造了新機遇。

  發揚“和合文化”引領世界更趨包容

  南方日報: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下,全球治理體系正在發生哪些深刻變化?

  王輝耀:在過去30多年的全球化高歌猛進期,普遍性的繁榮發展掩蓋了國際體系與世界秩序的不公平、不公正,這在世界經濟放緩時便凸顯出來。

  全球治理不僅面臨著世界各國參與不足的局面,還存在著舊的國際治理機制無法處理的諸多新問題和新挑戰。同時,新冠疫情及俄烏沖突持續發酵,成為世界格局及全球治理重構的催化劑,世界經濟形勢更加復雜嚴峻,世界地緣政治發生顯著變化。

  隨著數字化轉型加速,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將使全球化在轉型發展中掀起新的高潮,可通過創造更大的聯通市場使地區間優勢互補、互利共贏,增進地區互信合作、繁榮發展和人員友好往來。

  南方日報:國際秩序向公正合理的方向發展,對中國有哪些積極意義?

  王輝耀:近年來,中國等新興國家的崛起改變了國際格局的力量對比。然而,當前全球體系對發展中國家的代表性和包容性不足,發展中國家的利益訴求不能得到很好的彰顯,會被忽視甚至犧牲。

  因此,推動國際秩序向公正合理方向發展,必須提升中國等發展中國家在國際事務中的話語權和規則制定權。推動國際秩序與時俱進更好體現國際關系及全球治理實踐需求,這既有助于中國維護自身國家利益,也能為實現更好發展營造良好的國際環境。

  與此同時,作為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中國有實力也有能力引領國際秩序向公正合理方向發展。特別是大國競爭成為常態,中國更加有必要發揚“和合文化”傳統,展現更大穩定性和確定性,引領世界向更加和平穩定、包容、可持續的方向發展。

  助力構建可信可愛可敬中國形象

  南方日報:隨著中國參與全球治理的能力不斷提升,未來國際社會將如何受益?

  王輝耀:我認為,中國作為世界經濟穩定器、多邊主義捍衛者、國際秩序維護者及全球治理引領者,正在探索創新及持續深化對外開放中為國際社會提供越來越多的公共產品。

  中國深化制度型高水平對外開放,參與并構建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將使國際社會持續受惠于中國發展。中國可凝聚更多海內外華僑華人、留學生等力量助力溝通中外,塑造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以儒家文化圈為紐帶推進區域一體化,提升亞洲國家在全球治理中的穩定性、確定性及建設性;以“一帶一路”建設為抓手增進國家間互聯互通、互信友好、共存共榮,助推歐亞非互聯互通命運與共;通過金磚國家等南南合作機制,提升與亞非拉等廣大發展中國家合作的深度、廣度和高度;增進中歐友好,發揮歐盟在大國間協調平衡的作用;推動中美打造良性競合關系,管控分歧拓展合作;推動完善全球治理體系,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提供體制機制支持。

  在全球治理機制的新一輪變革期,從新興領域國際規則構建、現有全球治理機制改革完善、新型國際組織等多邊合作平臺創建及合作應對全球性挑戰等方面,中國作為負責任大國將發揮更大建設性、引領性作用,在自身穩定發展同時為國際社會應對風險挑戰、實現共同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南方日報:在中國參與全球治理的過程中,同海外僑胞聯系緊密的廣東可以如何發揮優勢?

  王輝耀:廣東是全國最大的僑鄉,在中國深化參與全球化與全球治理中具有天然的區位優勢和資源優勢。

  廣東作為中國經濟第一大省,可繼續發揚開放創新、務實進取的精神。在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生效實施,以及中國申請加入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CPTPP)和數字經濟伙伴關系協定(DEPA)的新機遇下,廣東可加強同港澳的合作,增進同東南亞等地的合作,不斷實踐探索數字經濟發展與數字治理法規制度,為中國參與并引領國際數字合作與全球數字治理提供理論智慧及實踐支持。

  在軟實力建設上,海外約7000萬華僑華人是中國最大的國際人力資源。建議廣東進一步團結并提升海外僑胞講好中國故事的意識和能力,發揮華僑華人招商引資、招財引智及助力企業走出去作用,積極開展城市外交、民間外交,提升走出去民營企業國際敘事能力及國際形象建設,助力構建可信可愛可敬中國形象。

  人物小傳

  王輝耀,全球化智庫(CCG)創始人兼理事長,西南財經大學發展研究院院長,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長期從事中國與全球化、人才戰略、企業國際化、國際管理、創新創業、中國海歸、華人華僑、智庫研究和“一帶一路”等領域研究,撰寫出版中英文著作50多部。連續多年編寫由中國社科院社科文獻出版社出版的《國際人才藍皮書》《企業國際化藍皮書》《區域人才藍皮書》系列等多部著作,在國內外發表中英文相關學術文章100多篇。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综合另类,蕾丝视频色版网站在线观看,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岛国,日本AⅤ深夜私人噜噜噜视频
亚洲欧洲日产国码在线 | 亚洲有码Av一区二区三区 | 中文字幕AV制服丝袜精品 | 五月六月婷婷国产在线 | 中文字幕欧美在线不卡二区 | 制服丝袜欧美中文字幕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