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廣東省僑辦啟動“僑助廣東高質量發展行動”,該行動圍繞倡導僑捐服務大局、廣拓以僑引商渠道、廣聚天下僑界英才、密切與海外僑胞交往交流交融、講好高質量發展“廣東故事”等五個方面,提出了16條具體舉措,通過完善機制、搭建平臺、優化服務,支持引導廣大海外僑胞參與廣東高質量發展,共享廣東現代化建設機遇,同心共筑中國夢。
僑商是廣東改革開放的重要參與者、推動者和見證者,僑資企業是廣東吸收利用外資的重要組成部分。記者注意到,在“廣拓以僑引商渠道”方面,“僑助廣東高質量發展行動”提出,精心打造僑夢苑,重點支持廣州、汕頭、江門深化國務院僑辦授牌的“僑夢苑”產業園區建設,鼓勵各地建好用好僑資企業匯聚的產業園區,精心打造助推我省實體經濟為本、制造業當家的僑商投資載體。
廣東省僑辦主任龐國梅說,近年來,我省僑務系統將“僑夢苑”作為國家級僑商產業聚集區和海歸人才、海外高端人才聚集區,積極助力當地引進高層次人才和優質企業。同時,聚焦華僑華人歸國創新創業痛點難點問題,助推出臺了一系列便利華僑華人投資專項改革試點措施。
據了解,廣州增城、汕頭、江門3個“僑夢苑”已累計引進各類高層次人才1500余人,入駐企業達1600多家。
精心打造3個“僑夢苑”:
引資引智引技成效顯著
廣東是全國著名僑鄉,廣東有3000多萬海外僑胞,占全國海外僑胞人數一半以上,分布世界160多個國家和地區。怎樣更好推動“僑鄉資源”轉化為發展優勢,以僑為“橋”更好吸引華僑華人回國投資興業?
由夢而生,為僑而建。“僑夢苑”是由國務院僑務辦公室會同地方政府共同建設的僑商產業聚集區和華僑華人創新創業基地。目前,廣東共有3個“僑夢苑”,分別是廣州增城“僑夢苑”、中國(江門)“僑夢苑”華僑華人創新產業聚集區、汕頭華僑經濟文化合作試驗區(汕頭“僑夢苑”)。
廣州增城“僑夢苑”。
據廣東省僑辦負責人介紹,廣東將“僑夢苑”作為國家級僑商產業聚集區和海歸人才、海外高端人才聚集區,始終瞄準遍布全球的華僑華人高層次人才,為他們回國、來粵創業發展提供項目對接、政策支持、融資保障等全鏈條服務,有效發揮海外華僑華人在粵創新創業發展高端平臺作用。
“3個‘僑夢苑’一開始就高標準制定發展規劃,明確發展定位。”廣東省僑辦負責人介紹,廣東增城“僑夢苑”科學規劃出臺“1+2”實施方案,如今形成“1個核心區+11個分園區”的格局,打造集“苗圃—孵化—加速—產業化”全鏈條華僑華人創新創業服務平臺;作為全國唯一一個在非省會、非經濟特區城市設立的“僑夢苑”,江門“僑夢苑”被列入江門市“十三五”“十四五”發展規劃,并在該市下轄6個縣級市(區)設立分園;汕頭華僑經濟文化合作試驗區(汕頭“僑夢苑”)高起點高標準完成《華僑經濟文化合作試驗區發展規劃(2015—2030年)》,確定了試驗區“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重要門戶、國家通僑聯僑重要樞紐、華僑文化交流傳播基地、發展機制創新示范區和粵東新興增長極”戰略定位。
園區引資引智引技成效如何?據統計,廣州增城“僑夢苑”成立至今,累計對接高端華僑華人近千余批次、上萬人次,引進項目超500個,引進人才300余人,建成LED檢測公共技術服務平臺、電子信息產品可靠性技術重點實驗室等省級以上創新平臺共73個。江門“僑夢苑”先后引進艾默生、安波福、康寧等3家世界500強企業以及德昌電機、優美科、麥克韋爾等優質僑資外資企業,利用僑資外資超百億元。汕頭華僑試驗區已有14家總部企業落地,總投資約231億元,吸引500多家企業注冊落戶;截至2023年1月,“華僑板”已累計掛牌企業663家,實現融資超14億元。
江門“僑夢苑”。
便利華僑華人投資專項改革試點:
聚焦痛點難點出臺32條務實舉措
2020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親臨汕頭視察,強調要根據新的實際做好“僑”的文章。廣東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要求,在重點僑鄉汕頭、江門兩市開展便利華僑華人投資制度專項改革,吸引海內外華僑華人回鄉發展。
據廣東省僑辦負責人介紹,專項改革工作由省僑辦、省發展改革委牽頭,汕頭、江門兩市配合,一體推動落實。2021年11月,經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批準,《江門市便利華僑華人投資制度專項改革試點方案》(下稱“江門《改革試點方案》”)、《汕頭市便利華僑華人投資制度專項改革試點方案》(下稱“汕頭《改革試點方案》”)正式出臺。
記者瀏覽發現,兩個改革試點方案突出僑鄉特色,堅持問題導向,針對華僑華人關心關切共提出32項改革舉措。
比如,聚焦華僑華人投資便利化方面存在的問題,汕頭《改革試點方案》提出,建立華僑華人投資服務體系,讓“政府跑、中介跑、數據跑”代替企業跑;為符合條件的僑資企業提供更加便利的貿易外匯收支結算措施;推廣區域評估,在重點產業片區僑資企業取得“標準地”并作出承諾后即可開工建設。江門《改革試點方案》提出建設五邑華僑服務中心、設立跨境通辦政務服務專區、外國人來華工作居留許可“一窗受理、一并發證”等舉措。
又如,為“筑巢引鳳”,汕頭《改革試點方案》進一步完善社會保障、優化稅收服務、加強人才資格互認等方面舉措,并提出省級重大人才項目適當向汕頭傾斜,爭取國家有關稅費優惠政策、人才從業經歷互認的支持等;江門《改革試點方案》提出向江門下放屬地“人才優粵卡”的審核和發放工作,支持江門重點企業自主開展人才項目中初級職稱評審職業技能等級認定等。
方案出臺后,落地落實情況如何?
百年商埠汕頭因僑而立、因僑而興。圍繞重點改革任務,汕頭研究制定工作分工,明確任務目標、時間節點、責任主體。目前,汕頭規劃設立華僑產業園、新僑創新創業基地和“華僑之家”,設立華僑華人專用服務通道,打造便利華僑華人投資區。此外,汕頭各級各部門還通過多種形式廣泛傾聽華僑華人、僑資僑企聲音,營造“重僑暖僑興僑”的良好氛圍,更好凝聚僑心、僑力、僑智。
江門根據試點方案要求,將設立三類試點示范區,其中,中國(江門)“僑夢苑”作為創新創業試點示范區,銀湖灣濱海新區核心區、江門人才島作為現代服務業試點示范區,江門大型產業集聚區作為先進制造業試點示范區,以僑為“橋”吸引華僑華人回國投資興業。同時,深入推進“僑都賦能”工程,打造國內國際雙循環重要交匯點,在聯系服務全球6000多萬華僑華人中體現“僑都”擔當。
廣東省僑辦主任龐國梅表示,接下來將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做好新時代“僑”的文章的重要指示精神,把僑務工作與推動高質量發展緊密結合起來,深入開展“僑助廣東高質量發展行動”,全面推進文化引僑、平臺聯僑、政策惠僑、經濟聚僑各項工作,更好支持華僑華人在參與粵港澳大灣區、深圳先行示范區“雙區”和橫琴前海南沙三大平臺建設、堅持制造業當家、“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綠美廣東生態建設、構建全過程創新生態鏈、推動產業有序轉移等重大部署落實中發揮獨特作用,在廣東高質量發展中發揮“僑”的優勢、作出“僑”的貢獻。